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传统国学智慧与企业经营》《学<资治通鉴>做大格局领导》 北京    13439064501 陈助理

张国刚:做人要少私寡欲 做事要无为而治

\

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国刚

真正讲历史,西安这个地方作为道家文化的,给它办一个节日,第一届,还是有道理的。周秦汉唐之都,汉朝的开国宰相张良,张天师的先人,所以汉朝的医学、化学都很发达。唐朝将老子封为皇帝,历史上孔子都没有当过皇帝。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地方有如此丰富的道观文化和道家文化遗迹,这就跟唐朝有关系。

道家是什么?有时候我们也搞不清楚,学者们在辩论这个东西,认为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道教是一种宗教,别搞混了。今天我们的楼观问道,似乎不想将它们分的这么开,分的这么开无法讲。楼观是道家的地方,老子、庄子只是它的代表人物,拿来做自己的创始人,所以这里我们还要对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楚。其实一般人对道教有一些误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这样说,“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这跟我们刚才高柏园先生所讲的,以及王石主持人所讲的,很有意思,在思维方式上能够概括起来,很少有人这么说道教。林语堂说什么呢?中国人是得意时不说道家,失意时说道家。《四库提要》的说法,儒家就像是五谷杂粮每天都要吃,少不了,道家是偏方,生病了才吃。其实一般的印象都是这么说,儒是治国的,道是治身的,佛是治心的。有人说,如果不读春秋则不能入世,不读老庄不能忘身,相忘于江湖啊,不参禅不能出世,这三者不能偏废,否则你只能是长的像个人而已。

道家的内容博大因为它有很多方向,老子之后道家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追求个性发展、相忘于江湖的逍遥游庄子学拍,包括走向真人、神人、仙人的追求,还有就是以社会政治治理为中心的黄老学派,即“黄老学”,千万不要将这一派从道家拿走了,首先陕西的老乡司马迁不答应,司马迁的爸爸也不会答应。你不要以为汉朝的人、战国的人,包括老子自己,他都以为是相忘于江湖那一派的,都是修身养性那一派的,这就错了。

司马谈、司马迁论“道家”,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法家严而少恩…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里的道家可不是相忘于江湖,其实是“黄老之道”。

班固就讲的更清楚了,班固是《汉书·艺文志》的作者,他对“道家”有相对公平的提法。他认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所以其实道家有两派,昭示着道家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功能,针对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两家就将楼观和学理派的老庄结合起来,学理拍的老庄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是用无为的方法来治天下。《汉书·艺文志》曰:“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道家在战国,有“南面”与“放者”之分。《黄帝四经》与《道德经》立论的出发点是君主,是所谓“南面之术”,重法术;庄子之学,是“放者”所为,绝礼学仁义,而任清虚。《黄帝四经》与《道德经》虽主流相同,但《道德经》对现实社会道德的批判,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却是《黄帝四经》民不及。《道德经》的这个特点,使它和《庄子》有了相似的地方。

道家与人生智慧。第一,人生需要动力装置:修炼能力,治国安邦,人不能生活在虚无缥渺间。第二,人生需要制动装置:知足知止。第三,人生需要保养措施:致虚守静。所以要做事、做人,一个要有动力装置,也需要有制动装置。

道家思想首先是南面之术,怎么当领导、怎么治国。老子是帝王师,这不是我说的,无论史记还是汉书都是这么说的。“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高明的领导者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是用人之人不是做事之人、追求组织绩效不是个人绩效、提升领导能力不是业务能力。治大国者,如烹小鲜,我们要充分的理解并要“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班固论道家)。就像陈平回复汉文帝:“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资治通鉴》)。我做的就是辅佐天子、把握方向、争取民心,让各个卿大夫做自己的事。唐太宗来说什么是无为之治,“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贞观政要》)《文子》:“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老子是统治术、面南面之术,这是事实,千万不要认为道家仅仅是逍遥,那只是放者,是另外一派。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千万不要说我人如何,你那个理解是修道者,道教从这个方面理解。统治者理解的话,就是《老子》第57章:“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则民自富,我无欲则民自朴。”所有开国王朝在实际操作上都是用道子这个,长治久安的开国王朝绝对没有打击工商业等,开国时都要与民休息。汉初“文景之治”崇拜老子、唐初“贞观之治”崇拜道教。清静无为、与民休生养息,不折腾。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但是这个统治术与儒家不一样,是要从少折腾,就是政府不要管的太多、不要干的太多,尽量让大家去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谈的。

二是自制之方。道教认为对物质的追求、对个人喜爱的执着都要学会放弃,知足不是数量概念,而是心态,适可而止,同时也是一种智慧。“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正如傅教授所说的塞翁失马。“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讲的都是这样的思想。

三是生活哲学。道家经典《太平经》上面写,“三万六千天地之间,寿最为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过,“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这个思想可不是佛教的,尽管他是佛教协会会长,这是道教的思想。《正一法文天师教科戒经》:“上德者神仙,中德者倍寿,下德者增年不横夭也。”这是一个生活哲学,怎么做到这一点呢?“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道法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河上公《老子注》)。云笈在《云笈七签》里写到,“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实、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

老子生死观认为,“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意思是,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占十分之三;有些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生之人,陆上行走,不会遇到恶犀猛虎,从军也不被武器伤害。犀牛无处投角,老虎无处伸爪,武器利刃也无缝可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从不置于有死亡之虞的危险境地,我根本不去有危险的地方,这就是养生。

奉养自己不要太过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如果不知生命机体的可承受性和身心的宁静,他就会损害生命的机能和身心的平衡。最终伤害自己的本性与寿命。关键是把握住生活的奥秘,能够体验“味无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活了多少岁?《史记》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大概老子年长孔子30岁,而孔子活了72岁,老子又死于孔子之后或约略同时,则老子亦当是百岁寿星。老子没有道教徒发展出来的指导人们养护生命的可操作的各种技巧,老子教导人们的是养生的高级原则,它依然以“道”为最高的准绳。无限和伟大的“道”是生命力的不竭源泉,合乎道而生活或者遵循道的本质而存在,人就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什么是合乎道的生活方式?合理体现为一系列的修身和养生原则,它们都根源于伟大的道的本性。在这些原则中,老子强调比较多的是要求人过一种“适度”和“节制”的生活。“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意思是,宫殿极度华美,农田极其荒芜,仓库十分空虚;人君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戴锋利的宝剑,饱足精美的饮食,搜括盈余的财物,这就是强盗头子。不合乎正“道”的呀!

最后我想做一个小结。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崇道,他给《道德经》做注,其实是他做序,人家帮他做的。他说“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道家和道教是两个方面,不能偏废,做人要学少私寡欲,做事要学无为而治。

张国刚的课程PPT

暂时没有上传张国刚:做人要少私寡欲 做事要无为而治老师的课程PPT!如果您有老师的课程PPT,请Email给我们,感谢您的支持:271916126@qq.com。

张国刚的课程视频

老师课纲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微信二维码 QQ聊天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