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企业文化与竞争力、国学智慧、儒道互补的人生智慧 北京    13439064501 陈助理

邹广文:全球化时代如何守护文化多样性

核心提示: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代表国家民族、彰显文化特性、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身份”,进而达成一种基于文化自信之上的文化间的相互欣赏与赞美。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代表国家民族、彰显文化特性、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身份”,进而达成一种基于文化自信之上的文化间的相互欣赏与赞美。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 全球化 文明对话 【中图分类号】 G0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6月28日,习近平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并作主旨演讲,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

同时,在多个双边、多边外交场合,中国国家领导人都提倡文化多样性,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处。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华文明倡导的“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理念,必将为缓解文明冲突、促进文化间交流对话、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威胁

文化多样性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恒久的特征。在一般意义上说,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在其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多样,如文化内容上的差异、文化地域上的特色等。多样性是世界文化拥有魅力的前提,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一个国家,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其发展与进步才是真正富有意义的。

本来,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原生态”:处于传统的、离散时空社会发展阶段的各个民族,其文化基本上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形成与发展的,因此也是各具特色的。然而,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在世界舞台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期望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魅力。但是,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形却常常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了“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结果文化的冲突就在所难免,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用“挑战与应战”来指称这种文化互动模式。今天,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常在“文化普遍性”与“文化个性”之间纠结。

全球化时代如何守护文化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到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9月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时强调:“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那么,如何致力于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呢?

首先,要注意把握文化个性与普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合理张力。人类的现代化实践推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但不可能完全取消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本土性,因为人类需要结构的差异性和理想欲求的丰富性,只能由文化的多样性来表达和满足。文化的恒常价值常常是渗透于文化多样性之中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文化多样性来抵抗、纠正、平衡单一的资本与市场逻辑,不能让现代化、工业化以及物质的增长取代文化的进步、精神的富有。唯如此,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才可能真正实现。

其次,今天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不同文化间需要培养宽容精神。宽容性原则是文化一体化时代不同文化间理解与沟通的起码准则,它意味着我们要以一种包容的、不抱偏见的心态来看待与自己相异的文化。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诚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唯有宽容,才有文化的繁荣与人类的进步。那种把他者文化视为异端,只将本位文化定于一尊的时代必将终结,人类在新世纪将在宽容的心态下体认各种文化的生动性内涵。

其三,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我们提倡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就意味着承认“他者”文化的合理性、存在价值,通过平等对话来借鉴、吸收有益于自己文化的因素,实现自身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费孝通先生曾强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诚者斯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代表国家民族、彰显文化特性、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身份”,进而达成一种基于文化自信之上的文化间的相互欣赏与赞美。只有这样,文化相融、共生、互动、发展的趋势才会形成,和谐文化、和谐世界的曙光才会冉冉升起。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参考文献】

①《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

责编/周素丽 美编/李祥峰

观点延伸

中国文化是本不是末,要建立文化的主体性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教授郭齐勇:中国大陆的思想文化是马中西三者的互动交融。过去,我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太过糟蹋,而现在认识到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伦理共识与终极关怀都需要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指导、参与、滋润与调剂,我认为这是一大进步。现阶段,在中国大陆谋求传统文化的复兴,如果没有官方推动,光靠民间努力,确实还不行。因此,对于官方推进传统文化复兴的重大举措,我们持欢迎态度,亦可借势把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得更好。当前,中国文化、儒家文化面临“灵根自植”与“更生”的最好形势,我们应秉持儒家的常经、常道,建设性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包括对现代社会的负面现象展开批评。总之,要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中国文化是本不是末,是体不是用,是根干不是枝叶。

中国传统价值与西方有很大不同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念跟西方近代相比,有很大不同。第一个特点是“责任先于自由”。中国强调个人对于他人、对社群,甚至对自然所负有的责任。第二个特点是“义务先于权利”。西方近代社会非常强调个人的权利,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特别强调义务感,而不是伸张个人的权利。第三,“群体高于个人”。西方的人本主义更多的是以个人为本,但是我们中国的以人为本,不是讲的以个人为本,而是以群体为本,所以群体是高于个人的。第四,“和谐高于冲突”。西方的文化强调个人,总以自我为中心,征服别人、占有别人,排斥异教。所以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但中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宗教战争。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许嘉璐:全球化是一种经济全球化,资本不断刺激人的物欲,结果口袋鼓了,脑袋空了,伦理丢了,人与人之间慢慢变成了纯粹的物质关系。但是,人们其实渴望一种父慈子孝、朋友忠信的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如果超越儒家、道家、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文化回到原点,就会发现存在人类共同伦理,除了对人、对动物、对植物要爱,还有对每个人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善”。现代社会中,战争、导弹、航空母舰掩盖了人性中的爱与善,如果剥开这些东西,再看看人的本性,不过就是希望稳定、和谐、友爱、安全、富裕,这些是起码的要求。唤醒人的爱与善是文明对话共同的责任。在世界共同伦理构建中,中国文明是可以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希望孔子的大仁、大爱、大智、大勇成为人类选择未来前途时候的一个重要参考项。

邹广文的课程大纲

邹广文的课程视频

老师课纲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微信二维码 QQ聊天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