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一揽子增量政策后的房地产、基建和地方化债
【核心提示】•2024年926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之后引起国内外市场广泛关注,股市及资本市场给出了相当积极的反馈•一揽子增量政策是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历史性“大节点”,这些政策不仅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燃油”,也可以视作经济政策思路大幅度调整、深化改革的系统性举措•一揽子增量政策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一系列组合,必然会对2025年甚至更远的中国经济产生影响,重点
宏观经济与投资趋势展望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宏观经济与投资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更好地帮助投资者、企业家和决策者把握未来的经济形势,提升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前瞻性,我们特别推出“2024年宏观经济与投资趋势展望”课程。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必然趋势。然而,这一过程中伴随的产业转型、劳动力转移、技术创新等问题,给宏观经济带来不小的压力。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导
宏观经济与中国银行业展望
课程背景:疫情下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逆势扩张,存贷款增速差距持续扩大,利润大幅收缩、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有所恶化,资本水平整体充裕。中国银行业经营态势平稳,资负规模稳步扩张,盈利逐步修复。预计2022年银行业发展将呈现逆周期监管回归常态、资产增速放缓、盈利U型反转、金融风险防控压力加大、对公信贷模式优化、消费金融发展回暖、跨境经营聚集亚太市场、普惠金融加快数字化发展、“科技信贷”或将步入稳健可持续发
宏观经济趋势与银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课程背景:2023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24年整体定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2024年美国会如期降息吗?全球经济是否能触底?面对中美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如何跨越?中国如何化解房地产风险、城投债风险、中小银行风险?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的影响?共同富裕对企业和富裕家庭意味着什么变化?双碳背景下,企业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大智
中国宏观经济趋势与“双碳”的机遇与挑战
课程背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但是未来中国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的中等发展速度,而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导致碳排放的增长。如何解决3060限制与经济发展碳排放的矛盾?中国有两个方法:第一是用风光水核等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第二是提高电气化率程度。那这两个方法会有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呢?课程收益:1. 对“双碳”目标的深入理解:深入了解中
穿越宏观经济周期——打造韧性企业
课程背景:经济周期,也称为商业周期、景气循环,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尽管中国疫情后成功跨越了经济动荡周期,但仍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宏观经济分析主要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旨在全面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态,全面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优势和问题、挑战,探索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2025年宏观经济及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项目背景: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将走向何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后中国经济面临哪些变化?新型城镇化和新质生产力下的建筑行业发展机遇和趋势又在哪里?课程提纲:1、2025年世界经济与金融展望2、特朗普上台与对华关税战2.0版3、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世界产业链变迁4、“一带一路”与RCEP战略破局5、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关于基建和绿色建筑政策的解读6、2025年房地产和基建发展趋势7、
宏观经济趋势与保险避险资产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周期,旧有全球化秩序的被迫解体,中国的宏观经济陷入到了转型的阵痛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增长预期很难达到过往40 年的飞速发展效果,如何应对存量时代下的新经济生态,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话题。而保险作为避险资产中的最佳选择,虽然具备了帮助财富人士抵御风险、穿越经济周期、保证财富安全并稳健增值的功用,但如何开启保险配置话题,引发客人的思考,让其产生配置保险避险资产的需求并且行
宏观经济下银行普惠业务营销流程与痛点解析
主讲:张亚西【课程背景】中国经济GDP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近些年已经下降到5%以内。GDP增速下降意味着经济生产和消费逐渐趋于饱和,以往跑马圈地式的野蛮增长逐渐结束。随着而来的将是由高速增长逐渐转变为高质量增长,前一阶段注重量的增长,后一阶段注重质的提升。对于银行公司业务发展而言,抢夺不多的增量资源和维护存量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伴随着经济发展转型,银行信贷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率下降到了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