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各层级管理者中,会议是很重要的管理方式:传播企业文化、宣传运营战略、统一工作理念、贯彻工作指令、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据调查,经理级和专业人员每周约1/4的时间在开会上。
同时很多无效会议让与会人员疲惫不堪,也降低了管理者的威信。如果会议没有结果,其时间成本、场地费用、资料成本等损失是无法量化的,随之而来的是会议背后的抱怨、无奈和内耗。耗费了企业大量时间成本,却未必产生良好回报。也削弱了很多人才的信心和干劲。
究其根源,很多情况下,是管理者自己没想明白,没有做好定位,缺乏会议的筹划与思考,管理思维有待于提升。
【课程收益】
1,通过案例,更深刻的理解管理思维在工作中的体现
2,掌握组织与管理会议的全程技术
3,学习到掌控会议进程的技巧
【适合对象】
基层主管,中层经理级,高级经理和管理执行层等各级管理者
【课程特色】
结合工作实际的方法和步骤来阐述工作中的改进;将知识进行模块化,让学员更容易吸收理解;管理工具和方法,可以拿来即用;案例呈现和研讨的形式让现场学员参与度高,通过管理问题的思辨加深对管理的认知。
【讲师特色】
实战型培训讲师,通过过往实地考察、经验萃取、典范案例复盘和企业咨询,积累大量的管理案例,通过解析案例情境,引导学员思维。授课风格幽默,让学员在愉悦的心情中领会课程要点。
管理案例要点贴近工作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务虚。
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管理理念,在实践案例中体会工作方法并实践落。
【课程大纲】
第一节 管理思维的形成
换位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孩子之后,才会逐渐进入为人父母的角色。管理者也是如此,成为管理者之后,才会从员工思维向管理思维进化。
管理者的角色认知与角色担当,是管理技能的基础,很多管理问题的根源,是角色错位导致的,扮演好管理者角色,承担管理职责,调整积极心态,是管理之本。
**情境案例研讨:《先要做哪项工作》《这个会有必要开吗?》《我有必要参加吗?》
强化管理,从思维改变来切入,管理思维是一切管理行为的前提,管理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如何建立管理意识,形成结构化理性思考和管理改进,更为重要。
1. 从管理者的职责谈起…
2. 管理的意义
3. 管理着的工作职能
4. 管理者的行为指南
第二节 管理者对开会的理解
一个单位,如果会议越多,就说明这个单位的领导管理水平越低。那么,当如何来理解这样的观点呢?开会多是否就意味着领导水平低呢?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的领导才喜欢开会,外国的领导同样喜欢开会。很多外资企业,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或几个视频会议。但是,开会不是聊天,是要解决问题的。不能解决问题的会议,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1, 会议的重要性
2, 会议的种类
3, 高效会议的八个凡是
4, 对会议的准备
5, 不同会议的思考:
工作例会-
协调会议-
研讨会议-
第三节 管理者如何通过开会打造影响力
不怕领导开会,就怕领导开会说废话。开会是一种达成共识的组织行为,属于集体沟通的一种形式。开会的初衷通常是解决个人或小组单打独斗无法解决的问题。开会可以让信息更透明地在群体中传播,更充分地引发各方的讨论。另外,会议能创造非常好的社交机会,让管理者的影响力范围扩大,让管理者迅速获得更多的支持。因此,开会非但不应该被你排斥;相反,你必须积极利用开会的机会,获得职业上的长远发展。
1, 对会议有效性的思考
2, 有效决策
3, 学会聆听
4, 集思广益的把控
5, 学会提问
6, 会议话题的选择
第四节 管理者如何掌控会议进程
1, 会议准备和流程设计是关键
2, 会议跑题怎么办?
3, 会议上你的观点被反驳怎么办?
4, 会议上参会人员产生争执怎么办?
5, 你会打断对方的发言吗?
6, 会上出现难题怎么办?
7, 你知道幽默感在开会时的重要性吗?
授课老师
刘文鹏 思维导图管理师
常驻地:大连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