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王宣喻
常驻地: 北京

一、 国际局势与中国战略大布局

1. S3会不会爆发?

2. 俄乌战争/中东/南海/台海,四大热点地区如何发展与演变?

3. 特朗普上任三板斧(关税/稳定币/抢地盘)中国如何应对?

4. 中国国际战略总布局

5.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2.0版本

二、 中美国运之争与新质生产力提出

1. 中美有没有国运之争?

2. 中美之争的大背景:从全球化-逆全球化-两极化

3. 中美正式亮剑:2021年

4. 中美之争的本质:文明的冲突

5. 中美之争的抓手:赛道之争

6. 新质生产力:中国决胜美国的“杀手锏“

三、 从2023到四中全会:中国密集出台政策的底层逻辑演变

1. 从2023年开始,连续十几次重要会议的底层逻辑

2. 2025年8月1日实行的“促进物价的合理回升“意味着什么?

3. 个人消费消费补贴和服务型企业补贴,意味着什么?

4. 第三季度经济数据透漏哪些信息?

四、 四中全会与十五五规划主要精神和主要看点

1. 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味着什么?

2. 首次提出“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3. 再次提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 如何理解“人民至上”和“高质量发展”?

5. 准确理解“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

6.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底意味着什么?

7. 实体经济排第一,新质生产力排第二,如何理解?

8. “航天强国“第一次写入文件,意味着什么?

9. 准确理解企业在国家未来创新中的地位

10. 准确理解“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11. 如何理解“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

12. 如何理解“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投资”?

13. 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传递什么信息?

14. 什么叫“推动大中小型企业协同融通发展”?

15. 盘活用好低效用地、闲置房产、存量基础设施,怎么理解?

16. 对外开放,从第九位提到了第五位,意味着什么?

17. 何为“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培育发展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更好发挥跨区域联结型地区支撑带动作用

18. 再次提出海洋经济发展,为何?

19. “增强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全面提升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 注意有关共同富裕的表述

21. 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22. 什么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什么是”好房子“?

23. 首次提出“人口高质量发展“

24. 为何中国还是坚持“双碳战略“?

25. 十五五再次提出“推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意味着什么?

26. 准确理解“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27. 为何还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五、 2026年经济形势展望

1. 台湾落子:2026还是2027?

2. 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解读 

3. 2026年全球与中国经济增长

4. 用好用足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相关政策

授课老师

王宣喻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新经济导论》《产业规划新理念:打造平台经济与生态经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平台型政府”》《数字中国: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智慧城市/园区: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智能制造与智慧工厂: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新时代中国的“财富风口”分析》《中国制造2025:大国创新与大国博弈》《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与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国企混改:风口还是陷阱?》

王宣喻老师的课程大纲

王宣喻老师动态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