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智匠·全球出圈
主讲:胡芳老师
【课程背景】
企业出海面临三重挑战:欧美技术标准壁垒、新兴市场本地化困境、跨文化协作低效。您的国际项目是否也正被这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
▪ 技术标准迷宫:海外市场各种认证条款多如牛毛,研发团队陷入“试错-返工”?
▪ 本地化死结:海外政府要求“50%本地化率”,研发发愁一夜变出全新BOM?
▪ 跨文化内耗:海外客户坚持“按V-Model开发”,研发项目因此僵持数周?
智能制造出海不是“赌运气”,而是“拼体系”——
本课程基于国标GB/T41831 CSPM-4对国际化高级项目管理的要求,结合华为出海项目最佳实践,并萃取了讲师亲自操盘的复杂国际项目经验,构建“视野-能力-工具”三维进阶体系,助力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能力的作战管理团队。【课程收益】
▪ 视野升维:从技术交付思维升级为全球经营思维,成为国际化项目的C-E-O;
▪ 能力重构:掌握跨文化协作、国际合规、地缘风险应对这三大核心能力;
▪ 工具落地:应用以下【课程收益】列举的实战落地工具包。
▪ 战略:《区域需求对照表》识别东南亚“人工替代刚需”和欧美“联合研发陷阱”;
▪ 合规:《合规三级架构》让多国市场认证从“罚款单”变成“技术护城河”;
▪ 协作:《冲突解决沙盘》将“海外口头承诺不签字”转为“技术让步+合同条款”;
▪ 交付:“三化一稳定”模型(本地化/多元化/精益化+备份),芯片断供也能交付。
【课程对象】智能制造(重工)企业的研发项目经理(40人以内,建议分组6-8人/组)
备注:学员要有国内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实践基础。
【课程时长】2~3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模块一:国际化视野重构——从国内技术专家到全球项目经营者
您是否想过?
▪ 海外工业4.0协议与中国智能装备的“兼容性鸿沟”,可能让产品在欧盟“卡在最后一公里”
▪ 海外强制持证工程师政策,正让您的中方技术团队“资质失效、项目停摆”
将为您破解:
▪ 技术困局:某盾构机欧盟准入案例复盘(多级备份策略解析)
▪ 人才困局:某高端制造企业的东南亚实战(工程师的“1中+3外”计划)
▪ 供应链困局:芯片断供(“双产地”策略)
模块二:跨文化实战能力——破解“隐形天花板”
您是否遇到过?
▪ 海外客户“口头承诺拒签字”,您的技术团队因此“白干一个月”?
▪ 海外需求文档要求“WBS分解到螺丝级”,您的项目计划因此得“肥胖症”?
将为您破解:
▪ 文化冲突破冰术
› 训练:需求文档精确性(WBS颗粒度对比:中国“功能模块” vs 日德“螺丝规格”)
▪ 本地化共生模型
› “1+3”人才计划(某国项目用“拜师礼”建立技术传承机制)
模块三:国际项目管控——从合规到盈利
您是否踩过这些坑?
▪ 欧盟机械指令安全回路设计差异,设备“合规却低效”?
▪ 海外客户用FIDIC 21天条款索赔,项目“流血又流泪”?
▪ 芯片供应链断供,项目“交付延迟”?
本模块将为您破解:
▪ 合规双刃剑
› EN ISO 13849安全回路设计差异(中/欧标准对比)
› GDPR数据跨境三级管理(本地处理/脱敏回传/禁止跨境)
▪ 合同避险指南
› FIDIC红皮书关键条款解读(索赔时效21天陷阱案例)
› “三阶付款法”:预付款绑定设备出关、进度款绑定本地验收、尾款绑定法律免责
▪ 地缘风险对冲
› 核心零部件“双产地”策略(某制造企业两国基地案例)
模块四:组织能力沉淀——打造出海“护航系统”
您是否想过?▪ 华为“铁三角”为何在智能制造行业就“水土不服”?
▪ 国标GB/T41831知识如何转化为“国际化能力雷达”?
将为您破解:
▪ 华为“铁三角”智造适配版
› 技术经理(T):从“本地标准转化者”到“方案经理(S):生态整合者”(某制造项目转型案例)
▪ 知识管理双循环
› 显性化:国标GB/T41831知识资产沉淀(某核电集团案例)
› 隐性化:《跨文化沟通行为指南》(如越南“慢火煮粥”式沟通)
【学员练习】现场提供工具模板,穿插小组练习在四大模块的关键场景。
您的项目,值得一套“轻量防弹级”全球化体系——本课程,就是那套体系。
授课老师
胡芳 中西合璧项目管理实战专家
常驻地:上海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