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任正非说:“华为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每一家优秀企业都会在一些特定领域积累了下了优秀的经验,但是往往员工已经发生的经验还没有来得及梳理,并未形成显性知识沉淀和传承。可能这些优秀经验就已经浪费掉:
▪ 老员工离职或转岗时,他们积累的丰富经验也随之消失,新接手的员工不得不重新摸索。
▪ 团队内部缺乏系统化的经验总结与分享机制,新成员只能从零开始学习,无法迅速上手并高效工作。
▪ 部门内部知识散乱,未经过系统的汇总与沉淀,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 工作中常见的痛点问题反复出现,由于缺乏有效的总结与分析,不同的人不断重复相同的错误。
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组织经验萃取对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内部培训质量以及开发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至关重要。如何才能实现“内容为王”?怎样有效地萃取和传承组织智慧?又该如何开发出真正贴合企业需求的精品课程?
组织经验萃取并非无章可循,它是一套可以快速掌握并应用于实践的系统方法。通过《基于岗位经验萃取的案例及课程开发》课程的学习,业务骨干、中基层管理者以及内训师能够有效梳理并提炼部门、项目或岗位中的最佳实践案例,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进一步形成系统化的学习资源。本课程的优势在于:第一,聚焦于企业内部实际岗位及工作任务;第二,通过萃取获得经过实践检验的专家方法论,而不是通用知识;第三,萃取出来的组织经验以多种方式,生动、快速、高频就行传播、推广和复制。
【课程收益】
▪ 掌握一套完整的方法论:系统掌握“定方向—挖金子—促传播—巧构思—精演绎”的五步经验萃取与课程转化流程,实现从个人经验到组织智慧的高效沉淀。
▪ 精准定位萃取主题:运用“新/关/痛”选题模型与“输入-加工-输出”标准界定法,明确任务边界,产出可落地的工作任务清单与成功标准。
▪ 深度萃取隐性经验:熟练运用PRM追问法与BTC案例剖析模型,结合STAR情境还原,实现对专家“手-脑-心”三维行为的精准拆解,挖掘可复制的实战干货。
▪ 系统化建模与包装:掌握横向/纵向提炼技巧,运用流程、矩阵等结构化方式,结合口诀化、可视化工具,将碎片经验转化为SOP、方法论或原则性成果。
▪ 设计高参与度课程:依据“一勾、二学、三练、四查”课程设计模型,开发逻辑清晰、互动性强的教学大纲与PPT课件,每人现场产出1个完整教学课件。
▪ 提升现场呈现能力:通过身正、步移、手抬、神注、语畅五维训练,提升授课气场与表达感染力,自信完成5分钟试讲展示。
▪ 建立知识沉淀习惯:掌握任务分析表、案例模板、课程结构库等实用工具,为后续持续开展经验萃取与知识管理奠定基础。
【课程时间】5天,6小时/天(针对企业选题产出专家系统专家经验和案例)
【课程对象】业务骨干、中基层管理者、企业内部专兼职培训师、培训经理
【课程大纲】
导引:什么是组织经验萃取?
视频:如何培养神枪手?
一、组织经验在企业中的价值
1. 组织价值:企业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
2. 个人价值
1)管理者:快速提升管理能力
2)业务骨干:快速提升学习速度
3)培训同事:培训价值
二、什么是经验萃取
案例:链家&华为经验萃取对比
1. 组织经验萃取的底层逻辑:隐性知识及显性知识
2. 组织经验的常见来源:专家经验和专家经历
3. 经验萃取的目标:从“悟”到“套”
讨论:经验萃取需要做哪些准备
三、如何萃取组织经验
案例:某直销公司服务的三个层级
1. 明确主题,定方向
2. 提炼干货,挖金子
3. 建模包装,促传播
4. 课程设计,巧构思
5. 呈现表达,精演绎
案例:某移动终端销售的课程成果
第一讲:明确主题(阶段成果:工作任务列表)重点
讨论:萃取过程的常见挑战有哪些?
一、定方向:明确选题方向
1. 新/关/痛三类选题方向
2. 萃取主题的三个层级:个人/团队/组织
案例: 以“投诉”为例,区分不同层级的任务
二、定名称:任务命名与筛选
1. 书写工作任务(个体发散)
2. 任务归类整理(小组聚类)
3. 任务筛选排序(小组公式)
工具:任务分析三维模型
三、定标准:确定成功标准
1. 为什么要定标准?(边界条件和成果要求不同,策略方法也不同)
2. 如何定标准:输入-加工-输出模型
案例:区分“一次成交”与“成功销售”
练习:各小组未选定的任务定义标准
工具:“输入-加工-输出”模型表格
四、拆任务:动作描述
1. 主题/情境分析法
案例:客户挽留场景矩阵、终端销售场景矩阵
2. 关键事件分析法
3. 工作任务建模法
案例:券商新三板业务各阶段挑战
4. 经典借鉴法
练习:各小组根据任务特性,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法,使用工作任务分析表进行拆解
工具:工作任务分析表
第二讲:提炼干货(阶段成果:内容干货梳理表)重点
视频:他们当时给你多少薪水让你放弃了梦想?
一、干货初级追问法:PRM
1. Problem:问挑战
范例:银行对公销售任务的挑战分析
练习:团队列名法梳理出工作任务挑战分析表
2. Reason:卡在哪
3. Method:问高招(遵循Hand-Head-Heart逻辑)
工具:PRM萃取表
二、干货终极萃取法:案例萃取
1. 找典型:筛选价值案例
工具:案例筛选的四个标准
2. 讲故事:真实还原过程
工具:STAR模板
3. 深剖析:BTC分析模型
1)B—行为特点
2)T—思维模式
3)C—后果分析
演练:讲师示范演练&三人模拟练习
练习:完成小组萃取的内容干货梳理表
小结:访谈注意事项及误区
第三讲:建模包装(阶段输出:课程内容干货PPT)重点
游戏:记忆火星数字,检查记忆效果
一、系统化梳理
1. 从个案中提炼出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2. 横向提炼&纵向提炼
3. 三种成果类型:优化SOP/SOC、优化Process、优化Principle
二、可视化呈现
1. 识别:流程、并列、包含、矩阵
2. 检验:验证经验的有效性和使用边界
3. 补漏:查缺补漏,完善模型
工具:可视化工具
三、口诀化表达
1. 英文字母法
2. 关键字法
3. 通俗类比法
4. 顺口溜法
练习:完成小组萃取的初版PPT
第四讲:课程设计(阶段输出:课件PPT)重点
一、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
导入:课程框架设计,让逻辑严谨清晰
案例:《柔力挽狂澜—销号挽留技巧》课程
1. 一勾兴趣
1)开场活动的核心目的
2)使用时机和建议
3)三种常用方法
工具:开场活动说明书
2. 二学方法
1)浅层学习PK深度理解
2)感性体验方法(讲师为中心VS学员为中心)
3)反正案例对比分析
工具:案例开发模板
3. 三练本领
1)练习设计要点
2)不同类型任务练习设计策略
3)“刻意练习“设计三原则
4. 四查收获
1)总结目的
2)常用三步骤
3)常用的3种方式
小结:课程详细设计的常见问题
工具:课程大纲模板
练习:课程大纲发布会
练习:设计并呈现课程结尾
二、体验设计,互动引导
导入:一个中心,三种方法
1、引导体验:讨论开发
范例:关于招聘标准的两种讨论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讨论的三种类型
▪ 讨论组织引导六步法
▪ 讨论开发的三个技巧
工具:讨论活动设计模板
小结:讨论开发的常见误区
2、引导思考:案例开发
范例:投诉案例show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案例引导四步骤
▪ 案例筛选四原则
▪ 案例呈现的两种形式
▪ 案例收集工具-STAR模型
▪ 案例分析三部曲:提问讨论、分析讲评、总结升华
工具:案例编写—说明和模板
小结:案例开发的常见问题
3、引导应用:练习开发
范例:商务礼仪角色扮演活动
▪ 聚焦典型,规划练习场景
▪ 练习引导的七个步骤
▪ 练习编写的五要素
工具:角色扮演活动设计模板
小结:练习选择和编写的常见问题
工具:课程PPT模板
练习:课程发布会活动体验
三、课件PPT制作美化
1. 什么是好看的PPT课件
▪ 逻辑清晰
▪ 风格一致
▪ 图文并茂
▪ 信息适量
2. 快速美化PPT
▪ 定义PPT配色
▪ 定义PPT字体
▪ 定义PPT图片
▪ 定义PPT排版
3. 找素材的使用方法
▪ PPT模板推荐
▪ 图片(标)网站推荐
四、演示技巧
1. 键盘黑屏
2. 直接翻页
3. 分频提示
4. 用好快捷功能秒变高手
工具:常见课程结构的PPT模板、课件制作素材库
总结:课件生成快速路径
第五讲:呈现表达(阶段输出:自信上台)
视频:塑造形象的关键维度有哪些?
1.身正
练习:看图猜猜看,哪种站姿最标准?
▪ 总则:中正、稳定、放松
▪ 两种站姿:立正站姿、开腿站姿
练习:走上讲台——"行如风、两展开"气场训练法
2.步移
▪ 总则:保持正向,避开设施
▪ 三个区域:安全区、互动区、巡场区
练习:我是大讲师——步移控场训练
3.手抬
▪ 总则:传情、开放、自然
▪ 手臂动静有度:黄金三角区
▪ 手掌收放自如:指示手势、数字手势、象形手势、情感手势
▪ 工具使用妥当:麦克风/激光笔/白板笔
游戏:上肢展示活动
4.神注
▪ 总则:真诚、关注、尊重
▪ 表情:心情的镜子
▪ 眼神:心灵的窗户
游戏:体验静默之美,发展神注技能
5.语畅
练习:绕口令挑战
▪ 总则:传情、节奏、积极
▪ 语速:标准语速
▪ 语调:抑扬顿挫
▪ 语音:共鸣练习
综合练习:5分钟试讲录像(三维评估)
工具:授课呈现评估记录表
授课老师
崔艳苹 课程开发与教学技术实战教练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