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双碳背景下金融机构绿色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愿景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目前针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已经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需要通过金融体系利用市场资金加以弥补。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自主创新下取得蓬勃发展,成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我国为什么会提出

双碳目标及气候投融资背景下的银行业绿色金融解码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自愿减排项目、气候投融资、投融资碳核算等领域,在《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能效信贷指引》、《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指引下,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高速规模化增长。

曹军武

曹军武老师双碳|内控|国企改革专家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北京华清风咨询公司董事长国家财政部第三届、第四届内控专家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专家、风险管理专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信合集团合伙人曾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党校等40所高校课程讲授。曾任职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清华大学,曾为中央企业、大学机构等单位授课432场次【开发业务】信合集团,年入150亿元,员工80

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及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与展望

1、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2、以电为中心打造多能互补的能源互联网3、再电气化实现终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我国“十四五”及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4、风光为主多能互补支撑高充裕度低碳能源电力供应系统--保障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的整体电源发展规划和情景展望5、坚强电网枢纽平台支撑多网协同与数字新基建深度融合--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大发展、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情况下的电网枢纽平台和能源互联网(物理系统、

双碳目标下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与运营

1、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能建多少?分布在哪?2、为什么我国抽水蓄能火起来了?未来发展规模有多大?(1)我国能源革命与碳达峰碳中和(2)加快终端化石能源电能替代推动实现“双碳”目标(3)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4)风光为主多能互补支撑高充裕度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建设(5)风光电出力特性及其高效消纳对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抽水蓄能重要作用3、我国抽水蓄能现状及“十四五”规划4、投资单

“双碳”背景下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发展的途径和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内涵。来解决双碳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这个分享和解读,希望能各行各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各层级干部及员工明确战略目标,对战略政策进行有效的执行,为碳中和、碳达峰、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自身的绿色发展及数字化转型,实现国企责任内、义务内必须的担当。

姜梓芽

姜梓芽老师——绿色科技碳中和专家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南丹麦大学)硕士社科院一带一路智库双碳领域执行单位--北碳未来创始人&CEO中国开发区协会绿色发展专委会首届委员高级碳排放及高级碳资产管理师曾任商务部产业政策评审专家曾任重庆,昆山,无锡,西安等多个城市及园区产业发展顾问抖音碳中和第一大号“姜梓芽聊碳中和”播主【个人简介】姜老师在绿色科技领先国家丹

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及核电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二)以电为中心打造能源互联网(三)再电气化实现终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我国“十四五”及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四)风光为主多能互补支撑高充裕度低碳能源电力供应系统--保障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的整体电源发展规划和情景展望(五)坚强电网枢纽平台支撑多网协同与数字新基建深度融合--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大发展、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情况下的电网枢纽平台和能源互联网发展形势和展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解读

1、《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及其解读2、《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及其解读3、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革命与双碳目标▪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国内外典型研究案例4、以电为中心打造能源互联网▪新型电力系统总体发展格局▪能源不可能三角与能源互联网

双碳赛道的外延影响和机遇

根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等多个机构和团队的测算,我国实现碳中和总共需要约140万亿的投资,用于催生技术创新,和千行百业的改造。机遇大不大? 在 3060 目标的大趋势下,政府企业如何布局双碳新赛道,角逐双碳新市场?如何与政策、双创、资本等资源赋能结合,抓住当下双碳蓝海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