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主体任务完成后,国企下一步到底怎么改?国企改革如何持续向纵深推进?这是所有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必须回答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战略管理 2024年05月31日 0 点赞 517 浏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解读 一、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方略 1、国资改革的国企功能分类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改革试点 3、《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展开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二、 国资国企混改管理的大方向 1、国资管理的结构性调整 2、有关平台型公司的设立和运行 3、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平台的设立首要是为承接国资国企改革制度安排 4、设立平台公司的逻辑和思考的维度 5、平台公司组建原则和 战略管理 2024年10月19日 0 点赞 506 浏览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国资国企、金融改革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会议还明确要求到2029年完成本次会议提出的改革任务,因此未来五年着眼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将加速推进。 宏观政策 2024年09月07日 0 点赞 503 浏览
国资委的七项创新 一、国资委探索新功能1.如国务院国资委新设的创新管理局与社会责任局2.地方国资系统普遍设立的资本运作处,合作处3.各地国资委正在努力的其他功能——智能监督,合规运作,职业经理人,基金投资,市值管理4.各地国资委未来努力方向——资产负债总表,融资集中管理平台,差异化授权及管理二、国资委主导招商突破1.打造国资委引领以 战略管理 2024年07月29日 0 点赞 497 浏览
国资国企基于“一利五率”的提质降本之道 [课程背景]玉兔年伊始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全面贯宣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提出“一利五率”经营指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推动着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3年国资国企为何“两增”变“一增”?为何“一控”变“一稳”?为何“三提高”变“四提升”?怎么用好一利五率“指挥棒”合规地突破利润 管理运营 2024年10月18日 0 点赞 496 浏览
国企改革-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财评规〔2022〕23号)提出了建立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时间表,加速推进世界一流的建设工作。要求:5年之内,中央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明显跃上新台阶。10-15年,绝大多数央企建成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一批中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财务管理 2025年02月17日 0 点赞 490 浏览
国企三重一大决策流程与责任机制完善 【课程大纲】1、三重一大制度的立法依据及制度意义2、三重一大机制主要内容概述3、三重一大流程路线图及节点完善4、三重一大决策管理措施与细节完善5、三重一大决策议事规则对决策的保障6、三重一大决策投票方式分析7、三重一大清单建设对粗放型管理的精细化8、三重一大问责机制,终身问责9、三重一大法律责任类型与免责10、办公室秘书系统对三重一大流程机制的辅助 战略管理 2024年10月19日 0 点赞 486 浏览
国有企业改革操作实践 通过此次深入探讨学习,学员可以掌握并了解:明晰国有企业改革历史渊源与廓清国企改革基本理念;明晰二十大之后国企改革操作重点二十大后国企改革操作重点的实践:公司治理及董事会建设二十大后国企改革操作重点的实践:三项制度改革及员工持股操作适用范围: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管(财务总监、董秘及副总)等经营者课程大纲:“深化国企国资改革, 战略管理 2024年11月28日 0 点赞 479 浏览
国企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股权激励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精神,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战略管理 2024年10月13日 0 点赞 474 浏览
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落地与激励 一、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落地1.如何理解国发16号文2.国资系统如何整体规划国企与干部员工的命运共同体打造问题3.国资委如何推动区域国企工资总额调整机制的建立4.基于企业分类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5.国企如何利用一企一策改革个性化确定工资总额形成公式1)分类确定工资效益联动指标。根据企业功能性质定位、行业特点,科学设置联动 人力资源 2024年07月28日 0 点赞 46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