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张劲松
常驻地: 北京
擅长领域: 产业经济 政府培训

破解招商困境,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课程背景

随着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日益加剧,传统的政策补贴和资源倾斜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地方政府面临招商难、产业园空置等现实困境,亟需在招商模式、服务方式与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实现突破创新。本课程致力于系统梳理政府招商的现状、发展演变、理论体系及创新路径,为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一套高效可行的招商创新模型与实操方案。

本课程系统讲解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理论体系与现实困局,通过对关键概念、要素、标准与创新方法的深入剖析,结合大量国内外典型案例,探讨适合中国实际的招商创新模式与落地路径,强化实操应用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助力学员掌握指导和优化地方招商过程的专业能力。

课程收益

● 构建系统化招商创新知识体系,提升整体招商效能

● 准确识别与解决地方招商引资核心疑难,推动产业园运营升级

● 优化招商服务流程,增强对优质企业和项目的吸引与对接能力

● 助力组织跨越发展,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能力

● 全面掌握政府招商的理论、方法及创新应用,提升专业水平

● 具备系统分析和解决复杂招商问题的能力,成为团队指导者

● 强化产业洞察与案例分析能力,提高实际招商落地效果

● 培养创新意识与结构化思维,独立设定和优化招商策略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地方政府、园区管委、城投平台、产业投资招商运营等单位等

课程方式:政策分析+梳理讲习+典型案例+实操解析等

课程大纲

第一讲:转型升级必由之路——地方招商困境与创新价值

一、地方政府招商现状深度剖析

1. 主流招商方式面临的困境

1)传统“敲门招商”效率低下,精准度不足

2)政策同质化严重,“拼优惠”陷入恶性循环

3)要素依赖型招商难持续,资源约束凸显

4)“重签约、轻落地”现象普遍,后续服务断层

2. 产业园区运营与空置率挑战

1)规划脱离产业基础,“盲目建园”导致空置

2)配套设施“重硬件、轻软件”,企业留不住

3)运营能力薄弱,缺乏专业团队支撑

4)“重增量、轻存量”,闲置资产盘活难

3. 招商引资竞争加剧的主要表现

1)区域竞争“内卷化”,跨层级抢项目频发

2)要素争夺白热化,核心资源稀缺

3)政策比拼“升级化”,从“优惠补贴”到“制度让利”

4)跨区域“抢项目”手段多样化,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二、创新招商价值与意义

1. 破解产业 “空心化”,推动产业升级跃迁

2. 激活要素效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3. 稳定就业与税收,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4.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现 “产城融合” 发展

案例:创新招商助力高新园区崛起——合肥高新区资本招商+产业链协同

第二讲:构建系统方法论——创新招商模式的认知框架

一、创新招商模式的核心要义

1. 创新招商模式主要形式

1)资本招商:以基金为纽带,撬动产业项目

2)产业链招商:按图索骥,补链强链延链

3)数字化招商:数据驱动,精准匹配

4)生态圈招商:整合资源,构建协同体系

2. 创新招商的关键参与主体分层

1)主导层:地方政府(市/区/县)

2)执行层:园区管委会/招商局

3)支撑层:专业机构(金融、咨询、服务)

4)参与层:企业(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平台企业)

3. 创新招商资源核心要素

1)土地要素:产业用地、标准厂房、孵化器空间等

2)资金要素:产业基金、财政补贴、信贷支持

3)人才要素: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

4)技术要素:研发平台、专利资源、技术转移机构

5)数据要素:产业数据、企业数据、政策数据

4. 创新招商要素流动机制

1)供需匹配机制

2)要素共享机制

3)要素激励机制

二、创新招商的独特特点与优势

1. 创新招商的3个特征

1)高效:从“被动等待”到“主动精准”

2)智能:从“人工判断”到“数据决策”

3)集成:从“单一政策”到“综合解决方案”

2. 资本招商在创新招商中的核心地位

1)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破解“不敢投”难题

2)绑定企业与地方利益,确保项目“留得住”

3)撬动社会资本,放大财政资金效应

4)培育本土产业生态,避免“单一项目依赖”

3. 差异化竞争与风险控制优势

1)立足本地资源,打造“不可复制”优势

2)项目筛选风险控制:建立“尽职调查+专家评审”机制

3)资金风险控制:产业基金实行“分阶段投资”

4)落地风险控制:建立“项目落地台账”

三、创新模式的实施标准与绩效要求

1. 标准化创新招商的操作流程

1)项目筛选阶段(1-2个月):4个步骤

2)项目对接阶段(2-3个月):4个步骤

3)项目落地阶段(3-6个月):4个步骤

4)项目运营阶段(长期):4个步骤

2. 核心绩效指标(KPI)

1)招商效率指标:项目对接时间,落地周期,签约项目落地率

2)招商质量指标:投资规模、高新技术占比、亩均税收、亩均产值

3)产业带动指标:产业链配套企业数、产业集群产值增长率

4)社会效益指标:带动就业人数、人才引进数量、群众满意度

3. 考核评估机制

1)定期考核

2)多元评价

3)结果应用

3. 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

1)政策风险控制:合规审查、政策稳定性、政策兑现保障

2)资金风险控制:基金风险管控、财政支出控制

3)项目风险控制:违约追责、动态监测、退出机制

第三讲:构建高效可执行体系——地方政府创新招商的实操路径与应用落地

一、土地与资源配置创新机制

1. 土地及资源配置创新规律与原则

1)集约高效原则:从“粗放供地”到“精准配置”

2)需求导向导则:按企业生命周期配置资源

3)产城融合原则:土地配置与城市配套同步

4)动态调整原则:闲置资源及时盘活再配置

2. 土地及资源创新配置方法与策略

1)弹性供地模式:降低企业初期用地成本

2)用地指标创新:跨区域调剂与奖励

3)资源打包配置:“土地+配套+服务”一体化供给

3. 土地及资源配置实操技巧与应用诀窍

1)精准画像:提前锁定企业用地需求

2)灵活定价:按产业贡献差异化定价

3)合同约束:明确用地绩效与违约条款

案例分析:某高新区“弹性供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盘活土地资源

二、政策创新与服务模式优化

1. 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的规律与原则

1)精准性原则:从“普惠政策”到“一企一策”

2)可持续原则:从“短期补贴”到“长期赋能”

3)协同性原则:从“部门单独施策”到“跨部门政策打包”

2. 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方法与策略

1)政策工具创新:多元化政策组合

2)服务模式优化:从“被动受理”到“主动上门”

3. 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实操技巧与应用诀窍

1)政策调研:提前了解企业需求

2)政策兑现:简化流程,及时到位

3)政策评估:定期优化调整

案例分析:某经开区“政策精准匹配+数字化服务”提升招商效能

三、产业链与生态圈创新招商

1. 生态招商规律与协同原则

1)龙头带动原则:以龙头企业引领生态圈构建

2)协同共生原则:整合“产学研用”资源

3)差异化定位原则:避免区域生态同质化

2. 产业链招商创新方法与策略

1)产业链图谱绘制:精准识别招商目标

2)补链强链延链:定向突破关键环节

3)以商引商:发挥龙头企业招商作用

3. 生态圈招商实操技巧

1)搭建生态圈平台:促进资源对接

2)制定生态圈规则:规范竞争合作

3)持续投入生态建设:保障生态圈活力

案例分析:产业链生态圈招商案例:深圳龙华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建设

四、产业基金驱动下的创新招商

1. 产业基金的运作规律与实施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

2)聚集主业,精准投资原则

3)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原则

2. 产业基金工具与策略创新

1)基金架构创新:母基金+子基金分层运作

2)投资策略创新:分阶段投资+投后赋能

3)退出机制创新:多元化退出渠道

3. 产业基金招商实操技巧与管理诀窍

1)基金与项目绑定:确保项目落地

2)基金与政策协同:放大招商效应

3)基金风险管控:尽职调查+投后监测

案例分析:产业招商案例-合肥“产业基金+龙头招商”打造能能源汽车集群

五、数字化驱动下的创新招商

1. 数字招商的运作规律与实施原则

1)数据驱动原则:以数据贯穿招商全流程

2)用户中心原则:以企业需求为核心设计功能

3)安全合规原则: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

2. 数字招商工具与策略创新

1)智能识别工具:精准锁定目标企业

2)高效对接工具:打破时空限制

3)动态监测工具:实时跟踪项目进度

3. 数字化招商实操技巧与管理诀窍

1)数据整合:打破部门数据壁垒

2)用户培训:提升企业与政府使用能力

3)持续迭代:根据需求优化功能

案例分析:数字化招商驱动产业聚集-杭州“招商大脑”平台实践

第四讲:提升问题解决力——创新招商的挑战应对

难题一:招商政策弱化

应对方法:

1. 从“政策优惠”转向“制度型开放”,打造长期竞争力

2. 从“单一政策”转向“生态化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综合需求

3. 从“政府主导”转向“政企协同”,让企业参与政策制定

4. 强化政策兑现公信力,避免“空头支票”

案例:上海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生态构建”破解政策弱化困局

难题二:产业园区空置与招商落地难

应对方法:

1. 盘活存量:“改造升级+精准招商”,激活闲置资产

2. 精准招商:按园区产业定位筛选企业,避免“盲目引进”

3. 配套升级:“硬件+软件”同步完善,满足企业需求

4. 机制创新:“管委会+运营公司”分离,提升运营效率

案例:苏州工业园区“存量改造+专业运营”破解园区空置难题

难题三:内卷竞争与资源争夺失序

应对方法:

1. 跨区域协同招商:建立“分工协作+利益共享”机制

2. 打造区域招商品牌:形成“整体优势”,避免内部消耗

3. 建立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减少“信息差”导致的无序竞争

4. 引入第三方评估:客观评判项目价值,避免“盲目抢项目”

案例:长三角“芯片产业协同招商联盟“实践

授课老师

张劲松 城乡建设产融建一体化操盘专家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城乡建设产融建一体化模式》 《政府城投公司的市场化转型》 《地方政府产业规划与发展实务》 《国有资产盘活运营之道》 《产业园招商运营之道——精通创新应用体系》 《地方财政转型方向与路径——中国财政创新实践全面解析》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创新模式研讨——破解招商困境,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向解放军学管理系列课——全面提升企业组织力、领导力、执行力、文化力》

张劲松老师的课程大纲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