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丁兴华
常驻地: 厦门

课程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6个坚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课程将详细解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五五”规划,是从2026年到2030年实施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推进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1953年,中国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至2021年,中国已发布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25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5年10月2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和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

  本课程将分析十五五之规划背景、2035远景、国际背景、中国背景、十五五规划进度、历次规划会议内容重点、编制方法、规划体系的五个核心、国家发改委二批的研究课题内容、十五五规划要点、主要目标、影响意义、以及地区发改委如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十五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社会评价等详细说明。

课程收益:

● 了解四中全会內容,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对国家政策、未来发展有概括性的认识,提升领导格局与治理能力。

● “十五五”规划从2026年到2030年实施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有所认知。

● 对各项政策的方向能够理解;对经济相关要素的变化具有敏感度;为企业经营发展谋求更大绩效。

课程时间:0.5天3小时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各级政府部门、双一流大学EMBA总裁班

课程方式:理论讲授、案例剖析

课程大纲

第一讲:四中全会精

一、四中全会会议概况

二、四中全会会议内容

1. 四中全会肯定中央政治局工作

2. 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3.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 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3个重要判断

5. 明确指导思想和要求

6. 提出6个坚持

7. 提出“十五五”主要目标

8. 作出12项重要部署

9. 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

10. 增补张升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1. 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2. 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以及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军事委

    员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审查报告,并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

第二讲:“十五五”规划纲要分析

一、“十五五”规划背景

二、2035远景

三、国际背景

1. 从政治因素来看

2. 从经贸因素来看

3. 从科技因素来看

4. 从人口因素来看

5. 从气候因素来看

6. 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及政策取向

四、中国背景

1. 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主题进一步升华

2. 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

3.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战略任务

4.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面貌将为之一新

5. 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

6.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7. 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8. 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必须“六个坚持”

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 坚持人民至上

3. 坚持高质量发展

4.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5.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6.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六、规划历史(十五五规划的时间节点)

1. 202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发布

2. 2024年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2024年第一批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3. 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2024年第二批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4. 2024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

5.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25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6. 2025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7. 2025年5月20日起,“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开展,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网站开设“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专栏,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8. 截至2025年6月20日,收到来自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的超过311.3万条网民建议

9. 202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2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

10. 2025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

11. 202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

12.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通过,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13. 2025年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总论: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抓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第二板块:分论:分领域部署“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第三板块:主要部署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任务。

14.20263月,审议并通过十五五《纲要》,对外正式发文

七、编制方法

编制工作历时3年之久

1. 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为中期评估(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

2) 第二阶段为基本思路研究(2014年)

3) 第三阶段为党中央《建议》编制(2015年初到十八届五中全会)

4) 第四阶段为正式编制《纲要》(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

2. 十个步骤:

1) 中期评估

2) 前期调研

3) 形成基本思路

4) 党中央《建议》起草

5) 通过中央《建议》

6) 起草《纲要》草案

7) 公众建言献策

8) 衔接论证

9) 广泛征求内外部意见

10) 审批与发布《纲要》

八、规划组成

1. 总体发展规划:涵盖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等方面,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专项规划:例如针对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

3. 区域规划:包括区域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

4. 空间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等内容,旨在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5. 其他相关规划:如社会规划、文化规划、安全规划等,旨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九、研究课题

1. 国家发改委第一批研究课题

2. 国家发改委第二批研究课题

3. 地区发改委规划的重点研究课题

十、规划要点

1. “十四五”滞后指标

2. “十四五”规划堵点

3. “十五五”规划要点

1) 发展思路:增强消费扩大内需,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品核心技术攻关

2) 支持保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人才吸引政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3) 产业发展:前瞻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扩面提质

5) 可持续发展: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应急能力提升等

十一、“十五五”规划主要目标

1.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3.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4.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5.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6.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7.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十二、影响意义

十三、社会评价

十四、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20250828)

总结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可提供电子文

授课老师

丁兴华 拥有30+年经营管理与研究授课实战经验

常驻地:厦门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 《全球化思维的领导力修炼》 《企业危机公关与舆情管理》 《新时代的颠覆性创新》 《企业高效执行力》 《MTP中高层管理技能提升》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丁兴华老师的课程大纲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