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 一、十五五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十五五和十六五“基本实现现代化”3.“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4.“城市化红利”消失:房地产和基建饱和5.“新质生产力”突围: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二、十五五宏观调控政策解读1.政策导向:稳地产和刺激经济2.持续进行“逆周期调节”3.积极的财政政策4.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降息降准”保持流动性充裕6.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分化 宏观政策 2025年10月29日 0 点赞 52 浏览
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与商业银行的对策解码 “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是一个高度复杂、系统、民主、科学的过程。随着编制工作的深入,具体目标和任务将在后续官方文件中逐步明确。商业银行应积极顺应“十五五”规划,围绕“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方向,开展工作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本课程对“十五五”规划编制与商业银行的对策进行深度解码,为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骨干精英提供借鉴,促进实战、实操、实务。 银行课程 2025年10月14日 0 点赞 118 浏览
中国四中全会精神与十五五规划纲要分析 课程背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 宏观政策 2025年10月30日 0 点赞 4 浏览
新质生产力对国有企业“十五五”战略布局和深化提升的影响 “十五五”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引导我国在复杂环境中找准发展方向,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环境等各领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有利于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宏观政策 2025年07月26日 0 点赞 286 浏览
十五五规划与银行业发展 低利率、科技金融与人工智能一、十五五经济形势和五篇大文章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十五五和十六五“基本实现现代化”3.“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4.“城市化红利”消失:房地产和基建饱和5.“新质生产力”突围: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解读二、十五五宏观调控政策解读1.政策导向:稳地产和刺激经济2.持续进行“逆周期调节”3. 银行课程 2025年10月30日 0 点赞 7 浏览
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十五五”规划产业布局 2026年中国即将迎来“十五五”关键发展阶段,在此全球和中国政治经济巨变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形势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情况,以及未来会如何走向?已经关乎所有中国人和所有中国企业的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强调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政府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定调,关乎到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实现可持续性增长 宏观政策 2025年10月29日 0 点赞 15 浏览
学习贯彻2025两会精神深度解读与“十五五”规划编制 课程背景: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 宏观政策 2025年08月07日 0 点赞 526 浏览
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义与十五五国企高质量发展路径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的四中全会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为国企在新时代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扛起使命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创建世界一流提供了根本遵循。 宏观政策 2025年10月29日 0 点赞 10 浏览
二十届四中全会暨“十五五”规划解读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6个原则。 宏观政策 2025年10月29日 0 点赞 11 浏览
“十五五”规划结构体系解析与编制关键环节避坑指南 紧扣国家战略 强化编制能力 驱动高质量发展“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其规划编制需统筹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安全与发展平衡三大核心任务。本大纲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国企/院校实践痛点及国际规划方法论设计,突出政策时效性、编制方法论与实践落地的结合,并强化不同主体(政府/企业/院校)的差异化需求。突破传统规 宏观政策 2025年08月09日 0 点赞 43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