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供应商作为原材料的提供者,其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运营和最终产品质量。在全球供应链格局深度重构、产业链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供应商质量管理(Supplier Quality Management, SQM)已成为企业构建韧性供应链、保障可持续经营的核心能力。供应商质量管理不仅关乎成本与效率,更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环境责任与企业声誉。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事后检验”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企业亟需建立覆盖供应商全生命周期(评估、准入、监控、改进、退出)的主动式质量管理体系。然而,供应商质量管理者普遍面临着系统性知识不足、跨部门协作低效、数据驱动决策薄弱等问题。因此需要掌握包括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各种策略、方法及工具。
本课程以“战略-流程-工具-实战”为主线,旨在赋能供应商质量管理者,将其从“问题应对者”转化为“价值创造者”,为企业在不确定性时代打造不可替代的供应链优势。
【课程收益】
▪ 理解质量管理的定义、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 理解SQE角色与职责,熟悉供应商评估和选择的关键指标
▪ 理解质量管理的五大工具
▪ 理解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APQ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8D等工具
▪ 理解QC七工具的基本应用
▪ 学会供应商质量进行监控和分析的方法
▪ 能够准确识别供应商质量的薄弱环节,运用所学方法和工具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课程特色】
多年企业工程师从业经历、管理经历及创业经历使得老师能够从具体实施角度、宏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讲解课程,并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循序渐进,善于从底层逻辑讲解。
张老师的课程脱离了模块化的通用培训或咨询逻辑,能够帮助学员快速识别、分析问题,并能结合企业当前阶段的实际资源及发展阶段制定“落地”的对策。
【课程时间】
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SQE工程师、品质管理工程师、采购管理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供应商质量管理概述
1. 定义及基础知识
▪ 质量的基本理念
▪ 解决问题的三种途径
2.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 质量对供应链竞争力的影响
▪ 案例:因供应商质量问题导致的企业损失
3. 基本概念与框架
▪ 供应商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 供应链的全局观
▪ 供应商质量管理(SQM)定义与目标
▪ SQE的角色与职责
▪ 采购的角色与职责
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全球化供应链下的质量风险
▪ 数字化转型对SQM的影响
5.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 质量管理的五大工具
▪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
1. 供应商评估的主要指标
▪ 质量指标:产品合格率、质量稳定性等
▪ 成本指标:价格合理性、成本控制能力等
▪ 交付指标:准时交货率、交付灵活性等
▪ 技术指标:研发能力、工艺先进性等
▪ 环境与社会责任指标
2. 供应商评估需求分析与权重
▪ 评估前的需求分析(质量、成本、交付、服务)
▪ 评估指标权重分配方法(矩阵法)
3. 供应商质量管理审查的关键环节
▪ 文件审查:供应商资质证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 现场审核:生产设施、质量控制过程、流程规范等
▪ 流程与注意事项
第三单元: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1. 新品导入的关键流程: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APQP)
▪ APQP 关联知识
▪ APQP概述和基本原则
▪ APQP的五个阶段
2. 供应商前期质量风险控制的重要工具-FMEA
▪ 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的概念
▪ FMEA的解析步骤
3. 接受标准的确定性/唯一性
▪ 标准的图纸/标准
▪ 理解的一致性
4. 与供应商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确认
▪ 重复性
▪ 再现性
5. 来料质量控制
▪ 抽样标准与检验规范
▪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
6. 供应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 4M变更管理
▪ 系统/数据监控
▪ 过程能力分析与改进
▪ 案例分析:某供应商违规更换设备带来的后果
7. 量产阶段供应商现场审核的关键:实际工艺与文件的匹配
▪ 工艺流程图
▪ 控制图(CP)
▪ 作业标准
▪ 设备参数表
▪ 质量检测数据记录等
第四单元:客诉与供应商质量改进
1. 供应商质量问题的识别与分析
▪ 质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案例分析:某供应商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分析
2. 常用的质量分析工具:QC七工具
▪ 帕累托图
▪ 层别法
▪ 因果图
▪ 检查表
▪ 相关图
▪ 直方图
▪ 控制图
3. 客诉问题解决的重要工具-8D
▪ 8D的应用范围
▪ 8D的步骤
▪ 8D常见的问题
4. 供应商管理
▪ 供应商的分层管理
▪ 供应商激励
5. 供应商质量改进项目的推进
▪ 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与目标设定
▪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 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
第五单元 总结与答疑
授课老师
张胜 曾任:海信集团事业部精益总监
常驻地:青岛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