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马兆林
常驻地: 北京

课程背景

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在北京召开,核心议程是研究“十五五”时期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是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的纲领性文件,是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准确理解和把握全会精神与《建议》的核心要义,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课程应运而生,旨在提供及时、权威、深刻的政策解读。

培训目标

 系统理解:全面把握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核心精神。

 深度洞察:深刻领会“十五五”时期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变化。

 精准把握:清晰识别“十五五”规划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内需、区域协调、绿色发展、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点举措和战略方向

 提升能力:增强学员的战略思维、政策分析和实践转化能力,能够将中央的宏观战略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谋划具体发展路径

目标学员

本课程主要面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政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等。

培训时长:3-6小时

课程培训大纲

一、四中全会时代背景与“十五五”规划的历史方位

1. 会议的重大意义

2. “十四五”成就与经验总结

3. “十五五”的历史方位

二、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及“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

1. “十五五”时期的重要性

2. “十五五”时期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3. “十五五”机遇与优势

4.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三、解析“十五五”时期七大市场确定性机遇

1. 机遇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2. 机遇二: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3. 机遇三: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服务消费

4. 机遇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机遇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6. 机遇六: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7. 机遇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四、解读“十五五”时期主要工作方向的十二个部分

1.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2. 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3.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4. 对内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5. 对外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6. 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7. 区域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8. 文化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9. 保障民生,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0. 绿色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11.安全发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授课老师

马兆林 互联网+、数字经济高级专家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企业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5G数字经济与新技术应用》《5G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经济内外循环的内涵及路径》《信息化建设与网络信息安全》《区块链与央行数字货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与工业4.0》《银行数字化转型》《保险数字化转型》《中国制造2025》

马兆林老师的课程大纲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