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己明训:心法理念  素质模型 
训练心法
▪ 心中有数 手上有术 
› TTT 核心理念 
▪ 首善——请注意 
▪ 乐从——有道理 
▪ 对接——我发现 
▪ 区分——是这样 
▪ 感召——来! 
▪ 分享——让我们一起 
› 有效训练
▪ 方向:组织期待与学员需求
▪ 效果评估:目标和工具
▪ 三目的:传道授业解惑
▪ 培训效果七分图
› 培训师的职业角色
▪ 课程设计者——编 
▪ 活动组织者——导 
▪ 内容表达者——演 
› 培训师课堂呈现能力
▪ 表达力——通觉 
▪ 挑战力——反思 
▪ 创新力——整合 
▪ 变通力——角度 
▪ 洞察力——细节 
▪ 感召力——投入 
› 课堂训练核心
▪ 三大要素—老师、学员和课堂
▪ 三大意识—教化、感悟、场意识 
▪ 三大关键——悟、化、应 
› 能级成长
▪ 合格培训师——能工用术器
▪ 专业培训师——巧匠明法理
▪ 职业培训师——明师悟道势
› 培训师能力图谱
› 职业能力养成模型
二、 立场亮相:形象风范  课堂掌控 
› 成长心法
▪ 道可顿悟 事须渐修 
› 自我情绪管理 
▪ 紧张:情绪反应
▪ 怯场:行为表现
▪ 压力分散法
› 职业形象管理
▪ 服饰搭配原则:三不四一体
▪ 场地布置与环境优化
▪ 训练氛围营造
› 课堂行为风范
▪ 风范七法核心:“装腔作势”
▪ 身型:聚精会神,昂扬向上
▪ 手势:大开大合,以姿助势
▪ 步法:规行矩步,移动有向
▪ 眼神:出神入化,点面结合
▪ 说法:吐归断连,轻重缓解
▪ 讲台礼仪:上场与下场
› 课堂禁忌
▪ 关系禁忌
▪ 态度禁忌
▪ 行为禁忌
▪ 内容禁忌
› 场控技巧
▪ 场意识和场感觉
▪ 预先框定
▪ 异声拢场
▪ 由点带面
▪ 敌意化解
› 巧问妙答
▪ 提问:“明知故问” 
▪ 应答:“答非所问” 
三 、表情述理:专业表达  演绎技巧 
› 感召心法
▪ 理性升华 感性演绎 
› 表达突破
▪ 思维:书面到口语
▪ 表达:句式到概念
▪ 补述改叙和转义
› 概念表述
▪ C.A.S.S.模型 
▪ 辨别:把握核心概念
▪ 变通:观点立于角度
▪ 延伸:说法蕴含观点
› 话语影响
▪ 话语系统-表达影响 
▪ 话语概念-重建说法 
▪ 语感口诀-余音绕梁 
▪ 顺口溜与单字诀
› 生动演绎技巧
▪ 真性情:触景生情
▪ 平常话:口头论证 
▪ 身边事:现身说法
› 捷思漫讲技巧
▪ 同角度:瞬间排比
▪ 深比拟:取类比象
▪ 接话题:话锋一转
▪ 脱口秀:即兴发表
› 创新说法技巧
▪ 说文解字
▪ 旧说新语
▪ 数理新解
▪ 象限分析
▪ 模型定义
› 资源运用技巧
▪ 多面体:素材多主题演绎
▪ 信息球:主题多素材论证
四 、融知化行:结构设计  进程配置 
› 编配心法
▪ 立足讲授 面向效果 
› 课程讲授配置
▪ 主线辅线:内容与形式
▪ 明线暗线:固定与灵活
▪ 进程单元:整体与局部
▪ 培训行为配置表
› 内容纲要架构
▪ 要点:问题线索
▪ 层次:话题范畴
▪ 方向:主题领域
▪ 逻辑:原则与方法
› 开场与导入
▪ 开心开眼和开窍
▪ 破冰和破题
▪ 切题式自我介绍
› 铺垫
▪ 建立共识:显作用明迷惑
▪ 树立形象:定角色建关系
▪ 化解抵触:知障碍挑问题
› 要点单元讲授
▪ 纲要——讲什么 
▪ 演绎——怎么讲 
▪ 资源——用啥讲 
› 过渡设计
▪ 提问:起承转合
▪ 总结:复述串讲
▪ 印证:回顾反馈
› 收尾和收结
› 标准教案组成
› 课程开发原则
› 演示稿本设计
▪ 定位:视觉线索
▪ 原则:视听觉互动
▪ 实操:醒目四化 外置平衡 
▪ 标题和目录设计
▪ 找魂和定魄
授课老师
徐云松 ATD“Master Trainer” 培训大师
 
	 常驻地:合肥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