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王廷强
常驻地: 上海
擅长领域: 汽车 研发管理

培训对象 Targeted Participants

▪ 质量部门:内部质量,供应商管理,质量检验,三坐标测量;

▪ 生产部门:工艺工程师,机加工工艺。

▪ 设计部门:零件开发,工装开发,模具开发和检具开发;

课程受益 Course Objectives

▪ 学习目标:

1.掌握 GD&T 检测、CMM应用,测量方法、工装设计、检具使用、检具设计;

2.图纸理解和常用标准ASME Y14.52009和ISO1101 GD&T、GPS对比;

3.制定正确的测量方案、正确的理解设计图纸(GD&T/GPS几何公差图纸)

4.如何根据图纸确定CMM测量的基准;

5.当基准是MMB,RMB修正时的基准在CMM中的设置方法;

6.CMM测量的辅助测量工装设计;

7.特殊基准设置情况的构造及检测方法;

8.CMM测量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9.如何保证CMM测量和图纸设计意图一致;

10.根据实际案例,搞清楚各个公差应用的场景和实例;

11.如何选择适当精度的辅助测量仪器,如卡尺、千分表、专用检具和千分表;

12.制定能够满足生产节拍的高效测量方案;

13.避免测量错误,导致浪费;

14.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如线性尺寸、圆度、平面度、轮廓度、跳动和位置度等;

15.能够完成测量系统分析(MSA),掌握GR&R分析;

16.CMM的测量原理分析;

17.能够对问题原因分析和产品研发提供高质量的测量数据;

▪ 学习成果:

提升员工技术水平,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力;

1.规范企业GD&T制图,消除设计、生产和外协之间的歧义,加速新品开发;

2.趋近于零的返工率、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3.趋近于零的误差、拒收、浪费,与客户的检测保持100%一致性,提升PPM绩效;

4.实现沟通畅通无阻(公司内部的设计人员与工艺、制造、质检人员以及供应商),大幅缩短开发时间和提高交付率;

5.合理的使用功能检具和工装设计,大幅降低制造和巡检的成本;

6.减少产品的不合格品和返工,实现成本节省

7.质量保障计划制定,支持产品的评估程序

8.准确理解设计规范和图纸

9.开发可靠的测量方案

10.提高产品生产工艺能力

11.减少浪费

12.提高设计决策、问题分析的测量数据质量

13.减少昂贵的技术及不必要的设备支持

14.减少操作错误

15.测量数据的分析能力

16.保障测量评估的产品的装配

17.提高个人的职业技能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图纸理解部分(测量准备)

模块一:GD&T几何公差介绍(GD&T Introduction)

▪ 开课前的练习 the beginning testing

▪ CMM测量与GD&T图纸的密切关系 CMM and GD&T correlation

▪ 传统尺寸公差同几何公差之间的比较 Traditional Dimension Tolerancing

▪ 阿贝误差的避免 Abbe errors management

▪ CMM测量的规则和概念(Rules and Concept)

 › 包容原则及欧美标准的区别 envelope rul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SME and ISO

 › 名义尺寸 (Basic Dimension)

 › 实效边界条件 (Virtual Condition)

 › 材料实体原则: MMC/LMC/RFS

 › 公差补偿 (Bonus Tolerance)

 › 尺寸特征 Features of Size (FOS)

模块二:GD&T 符号、术语、概念和规则(GD&T Symbols, Terms, Concepts & Rules)

▪ GD&T的14个控制方式及符号,应用及各自应用目的 GD&T tolerance control methods, symbols and the utilization purpose

▪ GD&T控制符号的标注方式 GD&T tolerance control in drawings

▪ GD&T的修正符号及应用目的 GD&T modification symbols and utilization purpose

▪ GD&T公差控制框的解读语法规则 GD&T control frame grammar

模块三:基准(Datums)设置与CMM测量

▪ 基准Datums

▪ 如何建立CMM的测量基准 CMM datum theory and setup

▪ CMM的联合基准轴建立Datum Axis from Coaxial Diameters of CMM

▪ CMM测量的基准 3-2-1 规则 Datum 3-2-1 Rule

▪ 设置基准时应注意的问题 Datum related topic

模块四:形状公差(Form) 的控制及CMM检测、其它测量方法

▪ 直线度 Straightness

▪ 直线度检测Straightness Gage

▪ 平面度 Flatness  

▪ 中心面平面度检测 Center Plane Flatness Inspection

▪ 圆度 Circularity (Roundness)

▪ 圆度测量 Circularity Gage

▪ 圆柱度Cylindricity

▪ 圆柱度测量Cylindricity Gage

模块五:定向控制(Orientation) 控制及CMM检测、其它测量方法

▪ 垂直度 Perpendicularity

▪ 垂直度和检测Perpendicularity & Gage

▪ 平行度 Parallelism

▪ 平行度和检测 Surface Parallelism & Gage

▪ 倾斜度 Angularity

▪ 倾斜度检测 Surface Angularity & Gage

▪ 平行度和平面度的区别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rallelism and straightness

模块六:轮廓度控制(Profile)控制及CMM检测、其它测量方法

▪ 轮廓度Profile

▪ CMM面轮廓 Profile of a Surface

▪ CMM线轮廓 Profile of a Line

▪ 轮廓度的其它测量方法 Profile Gage alternative inspection

模块七:位置控制(Position)及装配和检具、工装设计,CMM测量方法,测量报告分析

▪ 位置度 Position

▪ 位置度应用(RFS/MMC/LMC)Position Application(RFS/MMC/LMC)

▪ CMM位置度检测 Position Gage

▪ CMM 测量工装的设计 CMM fixture design

▪ CMM 报告的解读和应对措施 CMM reports and reaction plan

▪ 正确理解GD&T图纸规定的检测顺序 The implication sequence of manufacturing and inspection

▪ GD&T与在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的应用 GD&T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 对称度测量 Symmetry

▪ 同轴度测量 Concentricity

▪ 通止规的设计和使用 GO/No-GO gage design and methods

模块八:跳动控制(Runout)控制及CMM检测、其它测量方法和辅助工装设计

▪ 跳动Runout

▪ 跳动的基准建立Runoutdatums setup

▪ 圆跳动应用及检测FIM Circular Runout utilization and inspection

▪ 全跳动 Total Runout utilization and inspection

▪ 建立基准轴心线 Establishing Datum Axis

▪ V型支架的应用检讨 V block’s problem

第二部分 其它测量工具介绍

▪ 概念介绍

▪ 数值型测量和属性测量

▪ 其它种类的测量

▪ 10:1的法则

▪ 温湿度要求

▪ 测量设备的维护、操作和保存

▪ 测量设备的选择表

▪ 线性测量设备基础

▪ 术语和概念

▪ 测量设备的精度

▪ 卡尺、千分表的使用介绍

▪ 专用检具

▪ 卡规

▪ 塞规

▪ 环规

▪ 螺纹塞规

▪ 螺纹环规

▪ 其它测量设备

▪ 粗糙度测量仪

▪ 轮廓度仪

▪ Laser track测量

▪ 光学测量  

第三部分 MSA测量系统分析

▪ CMM Minitab分析测量系统

▪ CMM GR&R数据分析及反应措施

课程时间 Training Duration:  2 day

授课老师

王廷强 研发质量管理实战专家

常驻地:上海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1)《GD&T几何公差设计与实务》 2)《公差设计分析高级应用》 3)《尺寸链分析及公差叠加分析优化设计》 4)《GD&T与CMM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 5)《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设计》 6)《汽车尺寸同步开发》 7)《检具、工装设计实践专题培训》 8) 《CATIA基础到高级设计CATIA V5 Fundamentals Advance Training》 9)《制造企业研发管理》 10)《DOE实验设计》 11)《FEMA设计》 12)《可靠性设计》 13)《容差设计》 14)《Minitab及质量数据分析》 15)《精益生产》

王廷强老师的课程大纲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扫一扫加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