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面临用工形态多元化、政策法规迭代加速、人才竞争白热化等多重挑战。近年来,用工合规风险事件频发(如外卖骑手劳动关系争议、劳务派遣"假外包"罚款案例等),企业因劳动纠纷导致的法律成本与声誉损失呈指数级上升;同时,组织架构冗余、岗位价值不清导致的"大锅饭"现象,使得核心人才流失率持续走高,严重制约企业竞争力。
企业亟需构建科学合规的用工管理体系,实现人力资本效率最大化。然而,很多企业因缺乏系统化的用工风险识别工具,仍在盲目采用劳务派遣或外包模式;HR团队因岗位说明书与业务脱节,导致岗位职责模糊、绩效考核失效;而国际化企业更面临跨文化冲突、国际劳动法差异等棘手问题,海外项目合规失败率提升。
本课程基于"工具+方法论+案例"三维设计理念,直击企业痛点,通过分组演练、工具实操等形式,确保学员掌握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新常态下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跨越式提升。
【课程收益】
▪ 运用劳动关系认定自检清单,快速识别用工模式的法律风险。
▪ 掌握"法律成本-管理成本-战略适配度"三维评估模型,制定合规用工策略。
▪ 理解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三级区分模型",精准界定用工性质。
▪ 运用"七要素对比分析法",规避司法实践中劳动关系误判风险。
▪ 运用用工风险四象限评估工具,优先处理高优先级风险。
▪ 理解岗位价值评估矩阵,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 掌握用工模式优化决策树,匹配业务需求与合规要求。
▪ 运用关键岗位识别模型(基于战略地图的四象限分析法),明确核心岗位价值定位。
▪ 掌握岗位分析的6W1H法和行为锚定法(BARS),编写精准的岗位说明书。
▪ 掌握AI驱动的岗位描述生成器(含提示词模板),提升岗位说明书迭代效率。
▪ 掌握《岗位价值评估矩阵》与薪酬带宽对照表,实现薪酬与岗位贡献的动态匹配。
▪ 运用技能人才三维认证法(技能等级/实操能力/项目贡献度),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 理解PDCA循环与OKR融合模型,推动评价结果与人才发展深度联动。
▪ 运用技能发展路线图模板,规划技能人才职业晋升路径。
▪ 运用《评价结果应用矩阵》(薪酬/晋升/培训三条路径),激活评价体系激励作用。
▪ 掌握学习路径图设计钻石模型(目标/内容/路径/评估),打造高效人才培养方案。
▪ 理解国际劳动法四大核心差异,建立全球化合规认知框架。
▪ 运用《国际劳动法差异对照表》,规避海外用工盲区。
▪ 掌握基本工资与浮动工资设计模型,平衡员工激励与企业成本压力。
【课程特色】
针对学员的实际工作场景和任务,进行实战演练,工具易上手,学之即用
【课程对象】
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
【课程时间】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模块一:多元化用工与合规管理-如何规避用工模式选择中的隐形法律陷阱?
一、劳动关系认定的核心标准与司法实践
1、劳动合同关系三要素理论(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
2、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三级区分模型"(从属性/经济性/管理性)
3、法律适用:承揽关系与劳动关系的"七要素对比分析法"
4、工具:劳动关系认定自检清单(含12项法律要件评分表)
案例:某平台骑手劳动关系认定争议案
二、主流用工模式对比与风险控制
1、劳务派遣/业务外包/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成本-管理成本-战略适配度"三维评估模型
2、多元化用工模式对比决策矩阵(含法律风险/成本/税务/灵活性四维评分)
3、劳务派遣转外包"三步走"流程图(含员工安置方案模板/社保转移指引)
案例:某平台"虚假外包"被罚案
三、多元化用工风险评估与优化模型
1、风险矩阵分析法(法律风险/成本风险/战略风险/舆情风险四象限)
2、用工风险四象限评估工具(自动生成风险等级与应对建议)
3、劳务派遣转外包成本测算模型(含社保差额/管理费/法律成本动态计算公式)
案例:某制造业企业使用"学生工"被诉案
四、用工模式优化决策树与实施方案
1、业务需求-成本压力-合规要求三维决策模型
2、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3、用工模式优化决策树(含6个分支条件判断逻辑)
4、员工安置方案模板库(含经济补偿金计算/竞业限制协议/转岗培训计划)
案例:某电商企业"直播带货"团队用工优化案
模块二:岗位管理体系搭建与实战优化-如何破解岗位设置混乱与人才流失困局?
一、为什么岗位说明书总是与实际工作脱节?
1、关键岗位识别模型(基于战略地图的四象限分析法)
2、岗位分析的6W1H法(Why/What/Who/When/Where/How/Which)
3、职责描述泛化与引入行为锚定法(BARS)细化关键行为指标
4、《岗位信息采集问卷》模板
5、岗位说明书编写Checklist(合法性/完整性/可操作性评估维度)
实操练习:分组撰写岗位分析
二、为何员工抱怨‘岗位描述与实际工作严重不符’?
1、岗位说明书的黄金要素(职责描述/任职资格/绩效指标)
2、AI技术在岗位管理中的应用:岗位描述生成器(含提示词模板)
3、流程:AI初稿→HR审核→业务部门反馈→动态迭代
4、《三维岗位说明书模板》(职责描述/任职资格/绩效指标)
案例:某电商企业"AI生成+人工审核"岗位说明书案例
三、如何打破‘大锅饭’现象,让岗位贡献可视化并与薪酬挂钩?”
1、海氏三要素模型(技能/责任/创新维度权重分配)
2、《岗位价值评估矩阵》(含10个评价维度评分表)
3、薪酬带宽对照表(基于岗位等级的薪酬区间设计示例)
案例:某跨国企业"岗位工资带宽设计"成功经验
模块三: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与培训体系建设-如何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的高速公路?
一、为什么传统评价体系无法满足技能人才需求?
1、技能人才评价黄金三角模型(技能等级/实操能力/项目贡献度)
2、《技能人才三维认证评估表》(含10个核心能力维度评分细则)
3、认证流程图(从申报→评估→认证→复审全周期管理)
案例:引入"钳工技能三维认证体系"(理论考试+实操考核+项目积分)
二、为何评价结果往往流于形式?如何实现与人才发展的有效联动?
1、PDCA循环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
2、OKR与技能认证体系的融合模型
3、建立"认证-晋级-奖励"联动机制
4、技能发展路线图模板(横跨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的成长阶梯)
5、技能差距分析雷达图(可视化呈现个人与岗位能力的匹配度)
6、《评价结果应用矩阵》(含薪酬调整/晋升推荐/培训需求三条路径)
三、如何实现人才快速成长?学习路径图设计方法论。
1、岗位能力冰山模型(显性技能/隐性素质/行业认知)
2、学习路径图设计钻石模型(目标/内容/路径/评估)
3、《学习路径图设计模板》(含岗位能力矩阵/课程匹配表/里程碑图示)
分组练习:设计"某岗位工程师"学习路径图
模块四:国际化用工风险防范与控制-海外项目用工如何防范文化冲突与法律风险?
一、为何欧美国家用工政策差异让中国企业屡屡踩坑?如何建立全球用工合规认知框架?
1、国际劳动法四大核心差异(用工年龄/工时标准/福利制度/工会力量)
2、《国际劳动法差异对照表》(含欧美日韩等15国用工政策对比)
3、合规自查清单(含50项高频风险指标评分表)
4、宗教文化禁忌导致的用工管理失误:本地化用工手册+宗教事务顾问配置
案例:某企业海外用工合规实践:建立"政府关系+本地工会+第三方审计"三位一体体系
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政府关系维护-海外项目突发劳动危机时,如何即使控制损失?
1、危机管理生命周期模型(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2、外交领事保护机制运用(中国驻外使馆资源对接路径)
3、"员工-工会-政府"三方谈判机制
4、如何建立《劳动争议应急响应流程》(24小时/72小时/长期应对策略)
5、如何建立《政府关系维护清单》(含当地劳动部门/商会/法律援助机构联络方式)
案例:某企业海外项目罢工事件应急处置
模块五:薪酬、社保与年金管理全流程-如何在合规前提下实现薪酬成本最优解?
一、薪酬结构设计——如何平衡激励效果与税务风险?
1、股权激励税务筹划核心原理(递延纳税/行权时点规划/计税基础优化)
2、基本工资与浮动工资的设计原理
二、社保与年金管理——如何构建可持续的长效福利体系?
1、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应用/风险收益平衡模型)
2、养老金政策解读(个人账户税优额度/市场化养老产品准入标准)
3、《年金投资风险测评工具》(含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率计算模板)
案例:某企业年金基金超额收益20%的秘诀(大类资产配置比例拆解)
模块六:课程回顾与行动计划: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一、课程回顾
呈现方式:知识分享法
二、制定实施计划
1、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2、确定关键里程碑和评估指标
3、制定个人和团队的后续行动计划
小组讨论:我讲如何做我部门的人才盘点
授课老师
穆生一 AI助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升专家
常驻地:天津
邀请老师授课:13439064501 陈助理